-
刘路明
刘路明,就职于博世工程技术,现任中国区域总裁一职。刘路明2015年12月03日,刘路明受邀参加了由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在海珠区新港东路1000号主办的《SAE2015汽车电气化与智能化技术论坛》2015年12月03日,刘路明受邀参加了由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在松江区佘山林荫新路1288号主办的《SAE2015汽车电子与动力总成技术论坛》
-
杨平
京东集团并购1号店之后,原1号店高级副总裁杨平调任到京东总部,担任京东集团研发副总裁,杨平是1号店的供应链运营体系核心人物,协同美国沃尔玛总部打造了沃尔玛的全球O2O供应链运营体系,此次调任担当京东研发副总裁,将带领团队为京东供应链的进一步升级贡献力量
-
常四伟
常四伟,就职于台翔航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董事长一职。常四伟2015年12月08日,常四伟受邀参加了由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777号主办的《第五届航空工业上海国际论坛》2016年12月01日,常四伟受邀参加了由上海市航空学会在上海静安区(原闸北区)恒丰路500号主办的《第六届中国航空工业上海国际论坛》
-
洪开荣
洪开荣,男,1965年8月出生,先后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桥梁、隧道及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工,现任中铁隧道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多年来致力于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研究,特别是盾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盾构装备及盾构施工领域。
-
王选庆
副研究员,经济学硕士,历任国家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企业处处长、主任助理,现任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
-
孙卫健
-
-
李守旭
李守旭,就职于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现任总规划师一职。李守旭2015年05月13日,李守旭受邀参加了在成都市世纪城路198号的《2015年世界机场城市大会(亚太)》2015年07月09日,李守旭受邀参加了在青岛北京东路271号的《2015中国(青岛)国际机场峰会》
-
王如路
王如路,申通地铁集团运营管理中心总工。一、成长过程及获得荣誉1995年获博士学位,1998年获副研究员职称;2003年当选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2004年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中国首届城市轨道交通中青年专家;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工程改造与维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地下工程专家;广州市建设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2006年上海市统战先进个人;200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成为上海市领军人才;2007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功臣;2008年担任上海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2008年成为首届刘建航院士奖励基金获奖者;二、主要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王如路同志自1998年5月同济大学博士后期满出站进入上海地铁总公司后,以及担任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要求进步,努力进一步提高自身技术素养,带动广大技术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解决生产安全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公司的技术领导,担负着推进公司技术进步、提升技术水平、确定技术方案和制订技术规程的重任,抓基础管理,抓技术方案,抓技术规程和修程的编制修订工作,全力推进公司科技进步工作。与此同时,还积极带领职工参加多项科研攻关,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十几项,在核心刊物、国际会议及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他主持、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有:①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二次;②建设部华夏建设科技奖三等奖一次;③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④获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次;⑤另有多项科研通过上海市科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获上海市科研成果登记证书;⑥另有多项科研正在进行之中,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部分科研成果已经用于设计施工中,有些应用于安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王毅
王毅,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毅表示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2004年就制定了“知识产权推进计划”,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规划和实施工作,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知识产权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日常工作由技术中心负责管理。近年来,公司紧紧围绕知识产权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创造和奖励政策,取得了显著效果。公司对授权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分别给予高额奖励。知识产权政策的完善和配套,极大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知识产权的创造意识,公司拥有自主专利近百件,知识产权工作指标也纳入国家船舶系统的考核指标。在各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2008年获“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2010年获“广州市进出口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2012年获得“广州市专利实施效益奖”。
-
江亿
江亿(1952.4.25-)建筑环境工程专家。1977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工系。以后在核工业部某厂工作,1978年10月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班。1985年获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以后先后在在清华大学热能系和建筑学院任教,1988年聘为副教授,1991年聘为教授。1988年曾赴英国在英国建筑研究院工作一年。曾参加多项IEACBCS(建筑和社区的节能)下的国际合作项目。目前为ECBCS理事会中国代表,Annex59的主持人。 2005年成立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任主任。目前为国务院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IPCC第五版第三卷第九章(建筑节能减排)写作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节能。主编出版《中国建筑节能研究年度报告》。曾获得二项国家科技发明奖、二项科技进步奖:集中供热调节、溶液调湿空调、间接蒸发冷却、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T)。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